“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春天又要來了!”紡織人熱議“31條意見”
發布時間:2023-07-20
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》(下稱《意見》)19日全文公布。這是繼2019年中央出臺《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》后,民營經濟迎來重磅政策“禮包”。民營企業在紡織行業占有很大比重,也是紡織行業的重要支柱,對于這次《意見》的發布,《中國紡織》雜志記者采訪了多位民營企業負責人,他們都表示,《意見》振奮人心,“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春天又要來了!”
這是一顆“定心丸”
《意見》開門見山指出,民營經濟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,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,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。
這一定位折射出民營經濟的關鍵作用,也凸顯了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。在民營企業家看來,這種信號無疑是一顆“定心丸”。
大楊集團黨委書記、總經理胡冬梅表示,《意見》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,也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了更加良好的機遇。希望《意見》能夠層層落實、執行到位,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系,以一流的營商環境賦能民營經濟發展。我們也將聚焦企業主責主業,創新創業,不斷將企業做強做優做大,實現質量更高、效益更好、更可持續的發展,以更加堅定的信心與決心,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。
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李剛表示,《意見》的出臺就像旱地里的一場及時雨,極大的提振了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的信心,鼓舞了民營企業家的投資信心,可以說是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,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,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更強大的精神支撐和動力源泉。河南服協將繼續努力,及時準確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達到行業企業,繼續引導鼓勵民營企業家弘揚愛黨、愛國、愛行業的企業家精神,勇擔社會責任,堅持做大做強主業,在產業創新方面勇立潮頭,譜寫行業發展新篇章,為推動河南服裝產業加快轉型升級,為助力河南經濟高質量發展,實現河南人民的富裕貢獻行業力量。
浙江華豐龍賽爾纖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從《意見》中體會到黨中央、國務院對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使命感和緊迫感,但他也表示,民營企業家信心的恢復不僅要“城門立木”,更要“千金買骨”。
回應民營經濟核心關切
官方此次發布的《意見》凸顯問題導向,針對性回應了民營經濟諸多核心關切。
以營造穩定公平可預期的發展環境為例,《意見》注重掃清民營經濟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,從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、全面落實公平競爭政策制度、完善社會信用激勵約束機制等方面著手,破除制度優化瓶頸。
《意見》發布后,石家莊市紡織行業協會第一時間在協會會員理事微信群里轉發,民營企業家們第一時間學習文件精神,大家倍感振奮,石家莊市紡織行業協會會長邵光毅表示,“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春天又要來了”是大家共同的心聲。31條措施使民營企業家們吃了定心丸,今后民營企業更加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,可以大膽改革發展、合規經營、轉型升級。
浙江吉麻良絲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季國苗認為,這個《意見》有很多新意,釋放了很多鼓勵、推動發展、壯大民營經濟的信息,我舉雙手贊成!吉麻良絲將通過自身的改革發展,合規經營,轉型升級,借鑒"晉江經驗",緊緊抓住實體經濟不放松,把改革創新作為發展的核心動力,注重全面發展,發揮地域優勢,圍繞浙江省"八八戰略″總體目標,不斷提升發展質量,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貢獻!
作為一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經營者,上海中大潔潤絲實驗室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姜曉烽表示,更加深刻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于民營企業的認可和支持,民營企業家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中的一員,必將奮蹄揚鞭,乘風破浪,為我國民營經濟的持續發展,不斷構建長期競爭力,不斷創造新價值。
引導民營經濟練好“內功”
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需要良好外部環境,亦需要培育內生動力?!兑庖姟吩诳傮w要求中提到,“引導民營企業通過自身改革發展、合規經營、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發展質量”。
圍繞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,《意見》還明確提出支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、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等。
北京時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濤表示,《意見》出臺的很及時,也很振奮人心,對我們民營企業來說,這是一場“及時雨”。31條意見“關鍵是落地,把好的意見化為制度變革”,才能更好地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。我們也會以此為契機,加大數智賦能,以時尚引領新消費。
石獅市瑞鷹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也是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,對于《意見》的出臺,總經理夏繼平表示,對于民營企業堅定信心、輕裝上陣、大膽發展,具有重要的激勵和指導作用。同時他也建議,在促進民營經濟中企業要做好綠色低碳紡織產業、整合好產業鏈上下游,讓數字化賦能,做綠色低碳紡織引領者。
南京禾素時代抗菌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健表示, 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活躍分子,民營企業對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。一方面,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對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意義重大。對于像禾素時代一樣的民營科技企業,應當積極響應國家層面的戰略需要,注重加強產學研合作,不斷攻克技術難關,依托于動態更新的研發成果實現創新產品的迭代應用。另一方面,民營企業應當持續發揮自身能動性,主動突破舒適圈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,多維提升產品的競爭力,促動產品向高端化進階,帶動中國制造的整體水平得到躍升。
- 經緯新聞
- 行業新聞
- 國資要聞
- 用戶體驗
- 一月
- 二月
- 三月
- 四月
- 五月
- 六月
- 七月
- 八月
- 九月
- 十月
- 十一月
- 十二月
電話: 8610-84534078 | |
傳真: 8610-84534135 | |
地址: 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永昌中路8號 |
